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
责任会计的职能之一就是对上述责任中心(即部门)的业绩进行评价。由于各部门所拥有的决策权力不同,其责任属性也个同。因此,对不同责任中心进行业绩评价时所使用的评价原则、指标以及指标计量基础等都不同。
业绩评价的核心在于将企业经营的实际结果与计划目标相比较;而计划目标可以是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、预算目标或短期经营目标。
用于业绩评价的指标也是多元的,既有财务性指标,也有非则务性指标。财务性指标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报告为基础,用于对过去会计年度的企业或部门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价,因此财务性业绩指标都是面向过去的。而非财务性指标则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需要,面向未来(当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)所选用的业绩指标,它涉及当今企业所必须考虑的产品质量、配送、城信、售后服务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重要领域。
在本章我们主要讨论财务性指标,关于非财务性指标将在以后有关章节描述。应说明的是:以下将描述的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指标、方法与原则等同样适用于整个企业
一、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
由于成本中心只对成本或费用承担责任,故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主要指标是生产效率、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报告等。
在评价成本中心业绩时,需要贯彻可控性原则,整个责任小心的成本应是该中心的可控成本。所谓可控成本指的是可预先知道的、有办法计量的、能为责任中心管理人员所控制、受其管理行为影响的成本。一般来说,这种可控性是针对特定责任小心、特定的期间和特定的权限而言的。
在评价经理人员的业绩时.一般方法是实际结果与目标比较,确定成本差异的性质,并对差异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分析,从而明确责任、决定奖惩。
业绩评价的结果用成本差异报告的形式表示。根据可控成本原则,成本差异报告应以可控成本为重点。不过,也可同时列示不可控成本,以使部门经理全面了解与其有关成本的发生情况。关于差异分析的方法与报告将在下一章专门介绍。
二、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
企业设立利润中心的目的是激励各责任单位进行决策。因此,利润中心是指管理人员有权制定资源供应决策并有自行定价的权力。在对利润中心进行业绩评价时,要充分考虑中心经理行使相应的决策权力所涉及的方面。
评价利润中心业绩的指标主要有收入、成本、产量以及利润等。其中利润是最终的、最具综合性的指标。利润中心业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差异分析的方法,其结果则是以利润差异报告的形式体现。
评价利润中心业绩的基本原则除了上述可控性原则外,还要考虑利润的计量原则。利润计量涉及两方面问题:一是选择一定的评价标准或指标,对共向收入和共同成本进行分配;二是为各部门间的产品或劳务的转移制定转移价格。在此我们集中讨论前者对利润中心业绩评价的影响,而转移价格的制定问题将在下一小节讨论。
共同收入的分配问题
有些收入的形成涉及多个利润中心,故不能清楚地划归某—中心所有,这就是共同收入。在评价利润中心业绩时,需要把这些共同收入在不同的利润中心之间进行分配,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矛盾。因为,若某一个部门不能从销售其他部门的产品中得到利益.他将缺乏继续这样做的动力。例如,企业的维修部门在其工作过程市,往往可以同时销售某个零部件生产部门的产品(即零部件)。企业在评价这两个部门的业绩时,如果把收入全部归给零部件生产部门,而内部转移成本都由维修部门承担,那么,这两个部门之间就会发生利益冲突。对此,企业应建立一种补偿机制以解决这类问题.尽管做法上可能复杂,但这却是责任会计系统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。
-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...2019-11-04
- 02总资产变动情况分析2019-11-04
- 03负债结构分析应该考虑 ...2019-11-04
- 04多种产品组合的盈亏平 ...2019-11-04
- 05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2019-11-04
- 06股东与经营管理者之间 ...2019-11-04
- 07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结 ...2019-11-04
- 08营运资金与长期负债比 ...2019-11-04
- 09资产结构分析的目的与 ...2019-11-04
- 01财务报表的组成和分类2019-11-04
- 02债务转为资本2019-11-04
- 03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 ...2019-11-04
- 0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 ...2019-11-04
- 05资产的计税基础2019-11-04
- 06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 ...2019-11-04
- 07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2019-11-04
- 08借款费用的范围2019-11-04
- 09实收资本接受现金资产 ...2019-11-04